在好声音决赛现场的亢奋中,听到美团和点评“相逢一笑泯恩仇”的猛料,还以为这就是恩爱季的美好收尾,没料到后面竟有阿里深拥优酷、戴尔牵手EMC以及乐视和易到“执手相看泪眼”的高潮,在老冤家分众与聚众、58与赶集、滴滴和快的愉快玩耍之后,资本推手撮合着一桩又一桩的欢喜姻缘。不过在亮瞎汪眼的营收和估值背后,在铺天盖地的“剑指某某”的傲娇之外,却突然想到一个不那么喜庆的槽点,谁是输家呢?总有输家的,不是吗?会是老板吗?Boss
每一宗成功的商业并购背后,都有一位失意的老板,一个被埋葬的梦想。好莱坞浪漫电影《Meet Joe Black》中(原谅我不提烂俗的中译名),老板安东尼·霍普金斯准备卖掉自己的公司,但从呆萌死神布拉德·皮特那里得知命不久矣后,他立即选择对交易说不,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不愿毕生奋斗的事业也随之一起消逝。
合并是唯一比收购还糟糕的事情,《经济学家》杂志曾有个比喻,“企业合并要比好莱坞明星婚姻的失败率更高”,传统行业已经有太多例子,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证明无论多么门当户对的婚姻也有可能感情不合;戴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的牵手,不过说明了德式工程师文化与雅科卡的蓝领文化如何的格格不入;也许只有英博和百威的联姻才算完美,当大家共谋一醉的时候,任何不快都会烟销云散。
并购之所以惨烈在于压根儿不存在公关稿宣扬的乌托邦式二元化领导,否则晁盖不必火并王伦,梁山泊也不用英雄排坐次了,像俞永福那样献出UC之后变身职业经理人,再替阿里操盘高德的奇葩案例太少见了,弱势一方的老板迟早会淡出是常识,但这个损失是有补偿的:
首先,互联网时代的风投让“花别人的钱做自己的梦”成为可能,这使得“卖艺再卖身”或抱团取暖的感情成本和机会成本都要比老一辈小得多;
其次,类似土豆王微、快的吕传伟甚至不久后点评张涛、赶集杨浩涌、优酷古永锵、易到周航的可能退出固然是一种精神磨难,但物质上却有丰厚的回报,所损失的无非是颜面,对于这一点,心领神会的公关团队自会开足马力。
如果心态平和,这些退出的老板们大可以高卧东山,放舟四海,不必再背负那可怕的荣耀与责任,倘或非要像乔布斯当年忽悠斯卡利的那样,“你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改变世界”,雄心满溢的无处排遣,也可以另起炉灶,东山再起,做一回连续创业者。
当年优酷土豆合并后的第三天王微就宣布退休,带走了土豆的动漫团队创立追光动画,去圆他的中国Pixar之梦了,今天的古永锵大约也面临着相同的选择。总之,他们或许失去了封神的机会,但绝对不是输家。
是竞品吗?Rival
每一次并购都需要一个合适的假想敌来反证决策的英明,滴滴和快的标靶是Uber,美团和大众点评则直接挑上了BAT级别的对手,但并购从来不是压垮竞品的最后一根稻草。
以团购为例,老大美团和老二大众点评联手攫取了81.4%的市场份额,压倒糯米的13.6%,无非试图验证这样的公式,团购作为目前最成熟的本地生活服务,将会承载O2O模式的未来,上半年中国团购成交额770.1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增长167.7%,似乎印证着这个推断,但这是伪命题,且不说新公司押上身家性命去叫板百度200亿O2O战略的支点之一糯米是否明智,单以团购本身而论,行业鼻祖Groupon和美国第二大团购网站LivingSocial都在裁员,今年以来Groupon的股价几乎腰斩,累计跌幅 56.54%,公司正拼了命向电商转型,在团购如此边缘化的今天,侈谈联手打压甚至消灭糯米,无论如何都是一个特没存在感的话题。
至于外卖市场虽然是本地O2O冉冉升起的新星,但还处在打车竞争那样的烧钱时代,大众点评过去的策略是投资饿了么与美团外卖Pk,三家化敌为友后即使按最乐观的估计,市场份额也不会超过30%,却催生了一个员工突破3万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毛利低下,业态和模式都相当苦逼,基本丧失了互联网公司的基因,百度外卖由于承载着李彦宏的战略使命,加之其高频场景捆绑了百度钱包的理想和未来,在快速扩张和承受亏损的道路上走得要比任何对手坚定得多,美团+饿了么+大众点评即令想竞争又如何竞争?
是投资人吗?Investor
投资人的西绪福斯式苦役在于,要不断践行扎克伯格的那句名言:创业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无谓的坚持和过早的放弃!一次成功的并购显然有助于预防这种“蠢事”。
那些以烧钱为乐的同质化竞争,不管参与的公司如何牛逼,在烧钱启动一个市场的同时,也可能把最优秀的业态拖垮,把投资人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红杉沈南鹏的赛道优胜论旨在解决这一问题,2006年红杉中国给了大众点评200万美元,2010年追加投资的同时,又给了美团1000万美元A轮,买下整条赛道而不是押注个别赛手的策略,表面上似乎是鼓励差异化竞争,其实就是现代版的二桃杀三士,以钱为饵引诱惨烈搏奕,待水落石出再来收拾残局,不过在事态发展到滴滴和快的那种日烧3000万的失控竞争之前,这也可以说成是一种紧急避险。
所谓赛道论其实就是加速淘汰,不管合并后的美团和大众点评能否托起O2O的未来,所建立的规模壁垒至少是IPO的有效保障,至于由此膨胀起来的劳动密集型业态是否健康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高盛的口头禅“我们是贪婪的,但我们是长期贪婪”不过说说而已,快进快出才是互联网风投的不二法门。
投资人与创业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商业策略里没有任何理想或情感元素,它从别人的成功和失败里都能赚钱,这就够了。
乐视与易到的融合是另一种情况,贾跃亭在周航的理想快要燃尽的时候毅然接盘,是在合适的时机做成了一笔失败的生意,易到在中国专车市场正滑向谷底,Q2市占率只有2.7%,乐视在庆幸白菜价捡了个风口的同时,有能力让后者咸鱼翻生吗?乐视不是钱多得急于耍帅,就是想给层出不穷的新产品找个安上轮子的移动秀场!
有一点是很多人忽略的,乐视和易到其实是两个精神高度契合的小伙伴,从一次性设置30多个副总裁就可看出贾跃亭对产品线扩张的贪婪,而周航的易到有着数不清的星辰大海,也有着海易出行、易奇汽车等许多噱头,这一次的相互发现只不过证明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真理,大可不必为贾跃亭担心,因为这种让人看不懂的战略就是乐视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输家究竟是谁?Staff
在互联网创业圈里,老板们指点江山,高管们泡论坛,基层员工拉仇恨是常态,2014年5月大众点评8000万美元投资饿了么之后,与美团的火拼就由团购扩展到了外卖,6月、8月和9月多次大打出手,在业务拓展最激烈的三四线城市如常州、镇江、咸宁等地,双方斗殴升级到各晒伤情照片的程度,大众点评还对美团发出了律师函。
但受到并购冲击最大也最惨烈的恰恰是这些坚守在第一线的小人物,以团购为例,Groupon高达40%的毛利有一半被人力和营销成本吃掉,这是其2011年上市后股价迅速缩水四分之三的主要原因,美团今年5月的销售额为3.8亿,但毛利只有7%,而美团必须实现超过8%的毛利率才能进入赢利通道,这只有在掌握垄断特权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为之付出代价的当然是员工,在外卖方面,大众点评、饿了么、美团上万人的庞大团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冗余服务的合理化问题,势必会有流血又流泪的结局。
期权是另一个打击,2012年大众点评完成D轮融资时就有股本从0.5亿扩充到8亿,稀释16倍的坑爹传闻,2014年2月,张涛在腾讯入股20%的新闻发布会上曾经坚定表示“点评会独立发展,也一定会独立IPO”,甚至有回归A股的打算,美团也一直有岗位期权的说法,这使得满4年行权的规定存在很大变数,但如今上市主体被转换到VIE结构下的新公司,虽然强化了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员工行权却徒增了许多复杂的约束。
并购的第一波震痛是裁员,今天风头无两的美国共和党女性候选人卡莉·菲奥莉娜当年主政惠普时所完成的康柏电脑并购案,三年之内就使14.81万员工中的3万人丢了饭碗,而戴尔和EMC将创造一个17.78万人的巨无霸,新公司背负着400亿美元的债务,每年光利息就有32亿美元,悲观的EMC员工们甚至已经导致了马萨诸塞州房价的恐慌性下跌。
所以并购的真正阻力并不来自于通过制度设计已经预留退路的老板、投资人或银行家们,而是那些事先毫无预警的普通员工,在梦想幻灭的前夜,奋力拯救公司的也是这些人:
在土豆重病缠身的日子里,产品部的员工们仍在拼命头脑风暴,甚至想出了濒死体验的骇人idea;当爱拼车的杨洋沮丧承认“没有什么好调整的,熬下去没意义”的时候,员工们仍然豪迈高呼在死前再拼一次;2015年9月11日考拉班车的最后一天被描绘得颇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傲骨,也有些许《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的即视感。
在那些彪柄史册的并购中,最要命的就是夙敌之间的握手言和,昨天还是目眦尽裂的对手今天却成为同壕战友的神反转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这很像反上梁山的林冲突然发现招安之后又要与高俅那厮同殿为臣。如我之类的草民,很难对公司层面的商业运作说三道四,只希望大佬们的星辰大海里,也装着点小人物的酸甜苦辣!
攻移动商机
在各类应用软件商店的排行榜里均名列前茅:iPhone版在苹果APP STORE里排名生活类第8;iPad版排名生活类第3。
据中金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2015年国内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将达到8亿,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这意味着届时国内将有超过一半的人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
吴波认为,移动客户端的商务应用将来会获得比传统互联网市场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拉手网将在多终端、多系统进行重点布局和投入。
拉手网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未来拉手网将把用户多元化需求作为入口,打造能够辐射所有用户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实时便捷、更优化的团购服务。
与LBS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个行业都把目光投向了这块香馍馍。团购大佬也顺势借助移动互联这个平台发力。
不久前,拉手网更是隆重推出了升级后的LBS服务项目,也就是会自动定位的拉手秒杀,不止是午餐,吃、喝、玩、乐各个方面都包含在内。据悉,拉手网鼓励商家参与自主发布拉手秒杀项目,最大程度地充分利用商户闲适时段的空余资源。
拉手网CEO吴波表示,LBS的升级是为用户的体验而升级。这次升级不仅让消费者在快速拉手的同时,更是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享受到拉手提供的优质服务。
团购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互不相识的消费者,借助互联网网聚人的力量来聚集资金,从而可以获得最优的消费价格。在省钱才是硬道理的前提下,拉手网和吴波一直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和人性化的服务。
团购与移动互联模式的结合不仅符合当下互联网的趋势,更是能够让消费者享受到拉手网提供的各个方面的服务。随时随地,随心所欲。拉手网给消费者提供的不止是便捷的服务,更是一种团购的精神。
LBS模式的升级体现了拉手网的追求和理想:创新和开放。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开放和创新逐渐成为两个关键词。拉手网顺应潮流推出了客户端,并且不断升级其内容和服务,更是让消费者看到了拉手网和吴波的诚意和决心。LBS升级的是服务,更是拉手网和吴波对消费者的承诺。
将赴美IPO
北京时间2011年9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消息人士周四透露,中国团购网站拉手网正计划赴美国进行首次公开招股(IPO)。消息人士透露,拉手网当前正寻找新投资银行,以替换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还是全球第一大团购网站Groupon首次公开招股的联席证券承销商。拉手网将至少引入一家新投资银行作为证券承销商,并希望引入更多的投资银行负责该公司的首次公开招股相关事宜。
由于受市场动荡的影响,Groupon已暂缓了其7.5亿美元首次公开招股的计划,拉手网可能将成为首家在美国上市的团购网站。拉手网还将检验美国投资人对中国团购业务的喜好程度。在中国网络团购市场,拉手网拥有着众多的竞争对手。
自2011年在美国证券市场进行首次公开招股以来,中国社交网站人人网和视频网站土豆网的股价一直处于下滑之中。自5月份首次公开招股以来,人人网股价累计跌幅达到了48.5%;土豆网自8月份首次公开招股以来,股价累计跌幅达到了20%。消息人士称,拉手网的首次公开招股时间将根据证券市场的波动而变化。截至目前,拉手网、摩根士丹利、高盛对此报道均未置可否。
2011年4月,拉手网从多家风投机构手中募集到1.1亿美元资金,该轮融资对拉手网的估值达到了近11亿美元。2010年12月,拉手网曾融资5000万美元,该轮融资对拉手网的估值为5亿美元。
提交IPO招股书
团购网站拉手网向美国证交会(SEC)提交上市申请,拟融资1亿美元。
拉手网申请在纳斯达克全球市场IPO(首次公开发行)ADS(存托证券),发行代码为“LASO”。预计融资金额最多为1亿美元,文件中尚未公布股价区间等。
巴克莱资本将成为本次拉手网IPO的主承销商,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证券有限公司和Jefferies & Company也参与承销。
上述IPO文件还披露,拉手网2012年总营收为1047万元(约162万美元),毛利为815万元(合126万美元),运营亏损5185万元(合802万美元),净亏损6506万元(合1006万美元)。
2011年第三季度,拉手网月均独立访客为2970万,注册用户已达1680万,活跃付费用户为330万。当季商品成交数1960万。
拉手网最早成立于2009年9月,至今累计已经完成三轮融资,金额共计1.66亿美元。
2010年7月首轮融资500万美元,其中金沙江创投400万美元,德国风险基金Rebate Networks GmbH投资67万美元,泰山天使基金等也有参与。
2010年12月底,获得B轮5000万美元融资,主要投资方为金沙江创投和Rebate Networks GmbH,以及Tenaya及Norwest Venture Partners等。
2011年3月份,获得C轮1.11亿美元融资,由Milestone(麦顿投资)、Richemont(历峰集团)旗下的Reinet Columbus Limited和IPROP Holdings Limited、Tenaya、金沙江创投等共同投资。
在IPO前的股权结构方面,金沙江创投持股38.9%为第一大股东,创始人兼CEO吴波持股22.6%,Rebate Networks GmbH持股12.1%。
截至2011年10月23日,拉手网雇员总数达4300人,包括3100名销售人员,402名客服及售后支持,107名运营人员,332名物流人员,141名研发人员,以及124名管理及行政人员。
IPO“无限期”延后
原本应于北京时间昨日凌晨赴美IPO(首次公开募股)的拉手网并未能如期敲响纳斯达克的开市钟,对于未能上市的原因和延期上市时间,拉手网选择了“缄默”。
2011年11月8日,拉手网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F-1文件修订版显示,该公司将发行535万美国存托股票(ADS),1ADS折合36股普通股,发行价区间为13美元至15美元。按最高价15美元计算,拉手网最多约融资8000万美元。
按照拉手网此前公布的计划,其应于11月14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然而就在拉手网确定上市时间后不到24小时,又有消息传出,因拉手网的竞争对手举报拉手网财务造假,拉手网的上市时间将被迫延迟。10日,拉手网正在进行的路演被“暂停”,高原资本创业投资董事总经理涂鸿川随后对外爆料称,“拉手网IPO已经取消”。虽然拉手网马上澄清了这一传言,并表示其上市计划不会改变,但昨天拉手网最后还是未能如期上市。
记者昨日致电拉手网,其负责人对拉手网未能如期上市拒绝置评,但其反复表示拉手网还处于静默期,暗示其IPO计划并未取消,然而IPO将延后至何时,拉手网并没有给出期限。
商标权问题
拉手网其商标的所有权并不在拉手网公司手上,对其招募融资等方面都存在影响。登陆“中国商标网”查询,发现“拉手网”这一中文商标是北京拉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拥有,但其英文商标“lashou”却是由深圳和谐网络有限公司拥有中,申请时间是2011年2月,而北京拉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申请“lashou”商标的申请时间是2011年4月,因此也被定为“无效”,这对北京拉手网日后的发展可能会埋下隐患。
我来帮TA回答